5000亿元的产业不再“卡脖子” :解读白羽肉鸡育种零突破

2023-08-01 16:17    发布者:

“过去十多年引种的历史上,白羽肉鸡是百分之百从国外引进。”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鸡联盟总裁李景辉无奈地说。

种业卡脖子,无声无息,却容易致人死地。中国白羽肉鸡养殖企业受困于此,已经很久。

不过,自2021年12月起,农业农村部一则通知让全行业振奋:“广明2号”等3个白羽肉鸡新品种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

这意味着,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白羽肉鸡品种!

困局:种源100%依赖进口,5000亿产值受制于人

据白羽肉鸡联盟估算,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全国白羽肉鸡屠宰量分别为54亿只、59.5亿只、67.7亿只,屠宰量连续三年持续增长,计入上游饲料、兽药,以及下游食品加工,整条产业链价值将近5000亿。

但如此重要的产业,在“华系”白羽肉鸡出现之前,种源面临断供、疫情等巨大的风险。

回忆白羽肉鸡引种的四十年,李景辉有许多无奈,“全世界90%以上的白羽肉鸡种源都掌握在德国EW与美国泰森两大企业手中,品种核心场分布在美国、新西兰、西欧等地区,断供风险极大。”一旦发生禽流感等传染疾病,复供就要看运气了。2018年之前断供频发,有些时候甚至长达半年以上。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研究员赵桂苹曾公开透露,在种源进口困难的时代,曾经有企业家,花费巨额的资金,包机从国外运回进口的种源。

稳定出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这种“无奈”自上而下贯穿整个行业。李景辉介绍,影响有多方面:长途运输容易引发动物应激和感染病的垂直传播,种苗质量严重受损;国外育种目标频繁更新,不契合中国人口需求;100%的依赖导致中国在议价、合同条款、权利主张等商业行为上处于劣势。

破壳:产业局势得到扭转

四十多年间,整个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处于艰难的处境中。

既然如此,中国人为何不自己育种?事实上,虽然中国科学家和企业一直在努力,但白羽肉鸡育种曾遭遇了重重困境。

李景辉分析,首先,国内缺少育种素材,中国本土没有白鸡品种,白鸡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进入我国。其次,从商业行为来看,德国EW集团和美国泰森公司垄断了90%的白鸡祖代市场,他们不会把原种拱手相让。

不过,为了打破国内育种壁垒,有不少人在默默行动。

2021年12月起,农业农村部一则通知让全行业振奋:“广明2号”等3个白羽肉鸡新品种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这标志着,我国白羽肉鸡种源“卡脖子”问题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李景辉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国内白羽肉鸡的育种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解决了国际疫病频发导致种源难以进入国内导致国内育种断供的风险。

第二,可以实现更符合我国国情的育种目标,毕竟国外白羽肉鸡的育种目标是建立在美国、拉美、欧洲等地区饮食偏好基础上的。

第三,有望实现良性竞争,保证从业者拥有更多议价权力。

李景辉对未来白羽肉鸡育种充满希望,他认为:“现在我国的育种技术在许多方面其实已经不输国外了。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甚至已经领先国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育种研究。”

瞭望:任重道远,四大难点待击破

自2018年起,我国白羽肉鸡出栏量便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新广农牧董事长梁尚根说:“随着大家对肉类消费习惯的改变,白鸡的品种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难道国外的种源给我们带来的都是弊端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李景辉解释称:“虽然白羽肉鸡种业被卡脖子多年,但是我们依旧感谢国外提供种源造就了中国白羽肉鸡的产业。”

尽管“广明2号”取得成功,给行业带来诸多希望,但是我国肉鸡育种仍然道阻且长。

“国外的白羽肉鸡育种比我们早一百年”,梁尚根这样对记者说,在科研水准、成果转化上,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华教授表示,我国育种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先进育种技术缺乏,传统活禽育种需求无法满足生鲜上市育种需求,这些都是禽类育种目前面临的共同难点。

李华称,当下肉鸡育种存在以下四大方面难点。一是科研和实战之间的矛盾;二是应用现代育种技术,例如基因组选育技术,仍存在投入产出比不均衡的情况;三是禽类在抗病育种(如鸡白血病、马立克氏病、鸡白痢)有难点,种源疾病净化技术不足,禽白血等检测试剂盒大量依赖进口;四是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多集中业界公认的特定性状的检测等,智能化表型的性能测定技术尚需要完善和突破,例如需要将抗病选育、胚胎期性别控制等技术难点逐一攻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在公开报道中表示,种业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0时代是农家育种,2.0时代是杂交育种,3.0时代是分子育种,包括分子标记、转基因、基因编辑育种等,4.0时代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育种。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种业4.0时代,我国还在2.0至3.0时代之间,“当前迫切需要推动实现种业跨越式发展。”

“我们需要用工业思维来解放农业生产与技术革新,向精准、高效、智能看齐”,李华说,“否则可能出现地方品种因竞争性下降而面临灭绝的危险。”